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世网篇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二、《无为集》卷一○
达翁居于淮之滨,潜叟过之而舟于淮,潜叟东指谓达翁曰:「树林之阴,项笠裘蓑者有所负乎」?
翁曰「网」。
叟曰:「乌乎用」?
翁曰:「兹取鱼具也」。
「且世亦有网,君知之乎」?
叟请达翁,因有世网说。
伏羲氏之有天下也,受图书,肇人文,纳百姓于治,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网,因作田鱼之器,以明已之用。
故《易》曰「显诸仁,藏诸用,百姓日用而不知」。
然则世之网经营于此乎。
已而授神农氏,神农得而归天下之民,获天下之货。
及其世衰,子孙不能张焉,故有轩辕氏生,以正其纲纪。
纲纪既正,以之授少昊少昊以之授高辛,高辛以之授授之而不能举,且罹洪水之患,网之纲几乎颓。
圣弟放勋亟命鲧以治水,鲧功不成而继以文命,文命获《洛书》而能治之。
水患既平,网亦以缉。
故《书》曰「天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既张之而民亦不知其张,有击壤而歌者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以舜贤而授舜,舜以禹有功而授禹,禹以授启。
自启而后,世失其人。
纵田猎而渎之者有之矣,乐酒色而乱之者有之矣,故坠于弛废而不举。
汤患于意者久之,因出见网张于野,不知意之形于声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已而惧言出之而遇桀之刑,因就变曰:「吾不忍尽取禽兽,盍往归焉」。
且不知其入汤网也。
历数世而子孙暴乱,其网之坠,犹夏后氏之末世。
西伯昌兴而叙之,故其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西伯以之授武王武王授而大辟之以纳天下,故其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武王以授之成王成王守之而正天下,故其诗曰:「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及其世衰,则有诸侯干纪以乱其叙,故雄曰「周网解结,群鹿争逸」。
自时而至于五代,蠹网家流出焉。
或执器而断之,或辟路而逃之。
人有识其器,达其路,则陶陶然,熙熙然,不为是非哀乐动其心,不为得失生死累其正。
君子以之静,小人以之乱。
非叟不可使之知,知是网其知几乎!
祖和尚觐亲 其四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五
吾衰役役久迷津,蓬转东西鬓雪新。
绮语至今馀旧业,玄关无地透心真。
在缠羞作红尘客,解结须凭白毡巾。
莲社倘容元亮饮,不妨三笑更传神。
上事自辨 西晋 · 傅咸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二
案令,御史中丞督司百僚。
皇太子以下,其在行马内,有违法宪者弹纠之。
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之。
如今之文,行马之内有违法宪,谓禁防之事耳。
宫内禁防,外司不得而行,故专施中丞
今道路桥梁不修,斗讼屠沽不绝,如此之比,中丞推责州坐,即今所谓行马内语施于禁防。
既云中丞督司百僚矣,何复说行马之内乎!
既云百僚,而不得复说行马之内者,内外众官谓之百僚,则通内外矣。
司隶所以不复说行马内外者,禁防之事已于中丞说之故也。
中丞司隶俱于太子以下,则共对司内外矣,不为中丞专司内百僚,司隶专司外百僚。
自有中丞司隶以来,更互奏内外众官,惟所纠得无内外之限也。
而结一旦横挫臣,臣前所以不罗缕者,冀因结奏得从私愿也。
今既所愿不从,而敕云但为过耳,非所不及也。
以此见原。
臣忝司直之任,宜当正己率人,若其有过,不敢受原。
是以申陈其愚。
司隶中丞俱共纠皇太子以下,则从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也。
得纠持太子而不得纠尚书,臣之闇塞既所未譬。
皇太子为在行马之内邪,皇太子在行马之内而得纠之,尚书在行马之内而不得纠,无有此理。
此理灼然,而结以此挫臣。
臣可无根耳,其于观听,无乃有怪邪!
臣识石公前在殿上脱衣,为司隶荀恺所奏,先帝不以为非,于时莫谓侵官;
今臣裁纠尚书,而当有罪乎(《晋书·傅咸传》。御史中丞解结王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上事云云。又《御览》二百二十六引《傅咸集》作「奏事」。)
上疏请复肉刑 西晋 · 刘颂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一
诸引皆作「上书」,今据《晋志》,下文云,「疏入不见省」,定作「上疏」。
臣昔上行肉刑,从来积年,遂寝不论。
臣窃以为议者拘孝文之小仁,而轻违圣王之典刑,未详之甚,莫过于此。
今死刑重,故非命者众,生刑轻,故罪不禁奸。
所以然者,肉刑不用之所致也。
今为徒者,类性元恶不轨之族也,去家悬远,作役山谷,饥寒切身,志不聊生,虽有廉士介者,苟虑不首死,则皆为盗贼,岂况本性奸凶无赖之徒乎!
又令徒富者输财,解日归家,乃无役之人也。
贫者起为奸盗,又不制之虏也。
不刑,则罪无所禁,不制,则群恶横肆,为法若此,近不尽善也。
是以徒亡日属,贼盗日烦,亡之数者至有十数,得辄加刑,日益一岁,此为终身之徒也。
自顾反善无期,而灾困逼身,其志亡思盗,势不得息,事使之然也。
古者用刑以止刑,今反于此。
诸重犯亡者,发过三寸辄重髡之,此以刑生刑;
加作一岁,此以徒生徒也。
亡者积多,系囚猥蓄。
议者曰囚不可不赦,复从而赦之,此为刑不制罪,法不胜奸。
知法之不胜,相聚而谋为不轨,月异而岁不同。
故自顷年以来,奸恶陵暴,所在充斥,渐以滋蔓,日积不已,弊将所归(此三句从《御览》补。)
议者不深思此故,而曰肉刑于名忤听,忤听孰与盗贼不禁?
圣王之制肉刑,远有深理,其事可得而言,非徒惩其畏剥割之痛而不为也,乃去其为恶之具,使夫奸人无用复肆其志,止奸绝本,理之尽也。
亡者刖足,无所用复亡。
盗者截手,无所用复盗。
淫者割其势,理亦如之。
除恶塞源,莫善于此,非徒然也。
此等已刑之后,便各归家,父母妻子,共相养恤,不流离于涂路。
有今之困,创愈可役,上准古制,随宜业作,虽已刑残,不为虚弃,而所患都塞,又生育繁阜之道自若也。
今宜取死刑之限重,生刑之限轻(此二句从《御览》改补。)
及三犯逃亡淫盗,悉以肉刑代之。
其三岁刑以下,已自杖罚遣,又宜制其罚数,使有常限,不得减此。
其有宜重者,又任之官长。
应四五岁刑者,皆髡笞,笞至一百,稍行,使各有差,悉不复居作。
然后刑不复生刑,徒不复生徒,而残体为戮,终身作诫。
人见其痛,畏而不犯,必数倍于今。
且为恶者随发被刑,去其为恶之具,此为诸已刑者皆良士也。
岂与全其为奸之手足,而踞必死之穷地同哉!
而犹曰肉刑不可用,臣窃以为不识务之甚也。
臣昔常侍左右,数闻明诏,谓肉刑宜用,事便于政。
愿陛下信独见之断,使夫能者得奉圣虑,行之于今。
填沟壑,冀见太平。
《周礼》三赦三宥,施于老幼悼耄,黔黎不属逮者,此非为恶之所出,故刑法逆舍而宥之。
至乎此族,犯罪则必刑而无赦,此政之理也。
暨至后世,以时险多难,因赦解结,权以行之,又不以宽罪人也。
至今恒以罪积狱繁,赦以散之,是以赦愈数而狱愈塞,如此不已,将至不胜。
原其所由,肉刑不用之故也。
今行肉刑,非徒不积,且为恶无具则奸息。
去此二端,狱不得繁,故无取于数赦,于政体胜矣(《晋书·刑法志》,《通典》一百六十八;又《艺文类聚》五十四、《御览》六百四十八引王隐《晋书》,又《群书治要》二十九引《晋书·刑法志》廷尉刘颂表。案:「《治要》所引《晋书》,皆王隐书也。)
秋闺词 宋 · 周紫芝
 押词韵第二部
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
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
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
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
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
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
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
披衣复起坐,嚬翠挑残缸。
开缄取素书,解结罗带傍。
一读再三叹,再读泪数行。
终夜不成寝,曙色忽满窗。
虽云有膏沐,谁能理晨妆。
兰亭(《诗纪》作徐州西平曹华。) 魏晋 · 曹华
 押阳韵
愿与达人游,解结濠梁
狂吟任所适,浪流无何乡(○戏鸿堂帖十作华平。《诗纪》三十三。○帖云。华无四言诗。)
广陵 魏晋 · 无名氏
 押文韵
张勃《吴录》曰:陆稠。字伯嬴。为广陵太守。奸吏敛手。广陵谚曰:
解结理烦。我国陆君(○《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二十。)
化斋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佳韵
解结冬年办四斋,赤洪崖打白洪崖
信心檀越家家是,只告诸天次第排。
净慈冬节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六、《北涧集》卷九
兜率荔枝,中老素三种毒;
法昌橘子,欠韦郎一夜霜。
验人只这些儿,笑我知它几许。
冬年解结,自非舍富从贫;
南北东西,谁解生心受施。
晁错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咸平集》卷一一
班固晁错急于利国,而不知身害。
后代论者,或以景帝袁盎之谗,因七国举兵,遂诛错以悦诸侯;
或以晁错智小而谋大;
或以景帝不明,而无惩乱之术。
斯皆执偏见之一端,而不周览前后之次第也。
夫安危理乱之形,必起于渐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谓其所由来者渐矣。
锡尝读《高帝纪》及文、景二君之事迹,因三复贾傅所上之书,乃备得七国叛涣之本末也。
贾生曰:「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
淮南王济北王与吴王逆节已露,故贾傅曰:今淮南谋为东帝济北王西向取荥阳吴王不循汉法。
今天子春秋鼎盛,德泽有加,犹尚如是。
然天下少安,何也?
诸王幼弱,傅相方握其事。
若数年之后,诸王年长,傅相各称病而罢,则济南、济北之邪,虽尧舜不能理也。
昔者屠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系中理解也。
至于䯘髀,非斤则斧。
夫仁惠恩信,人主之芒刃也;
权势法制,人主之斧斤也。
今诸侯王皆䯘髀也。
释斤斧之用,而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自「窃惟」以下皆贾生之言。)
以是详之,诸侯强叛之心,自文始也。
于时贾生虽有是言,而文帝不能用焉。
吴王不朝,翻赐之几杖,以愧其心。
斯所谓释斧斤之用,而婴以芒刃也。
周公圣人,犹杀管、蔡,以正法制,况孝文纂新造之汉,欲以仁信感其心乎?
乱本萌于高帝之时,滋蔓于文帝之世,难图于景之代也。
夫先王设礼,所以禁邪于未然也;
用刑,所以惩乱于已然也。
故《礼》曰:「使人迁善远罪,而不自觉者,礼也」。
兵法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名」。
谓决胜于未形未兆之前也。
晁错虽怀独见之明,而切忧君之志,然骤欲削黜诸侯之爵土,使本强而枝弱,无乃智术未周乎!
亦犹解结而急之,则其也。
又如沉痼之疾,虽秦和未能骤理。
锡尝研几于圣人之用心也,设尊卑等差之位,以车服衮冕各有降杀,俾人各安其分。
茍有僭侈,是谓礼失;
失于小则降黜之,失于大则诛戮之。
洎宗周之衰,暴秦之乱,礼亡乐坏,莫甚当时。
高祖以英武之姿,拨乱返正,然臣下功高,封建逾等,使韩信、黥布、陈豨、彭越,皆不保臣节,势使然也。
贾生曰:「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叛」。
淮阴王于楚,韩王信倚于匈奴陈豨兵精,而贯高因全赵之资,皆以因强而叛心也。
斯皆贾生见前车之覆,于是指切时病,抗言于当时也。
岂非祸乱有渐乎?
贾生有先见之明乎?
果数十年后,其言合若符契。
景帝不足婴以芒刃,又不能断以斧斤,骤悦叛王之心,而陨忠臣之命。
尚赖周亚夫善用兵法,坚壁于荥阳,委梁不救,以绝吴楚之粮道,祸遂解弛。
余谓晁错之谋,适促诸侯之弄兵也,图虑安危之计,无乃有惭德于贾生乎。
唐有于佶作《晁错传赞评》,未尽其理,因作论以质之。
和赋千叶桃花二首 其一 宋 · 王洋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驺玉团香移宝绡,凌风浥露势惊飘。
从教不结千年实,且看尊前一味娇(原校:一云若教解结千年实,金屋何缘贮阿娇。)
春园家宴 唐 · 张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山简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
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金花叶 赠徐安 金 · 马钰
欲要灵明莹彻。向心上、速宜解结
便莫受、家缘火熁。弃妻男产业。
逞俊宁如养拙。引龙虎、休教急切。
自然悟、神仙妙诀。本来真难灭。
清江 元末明初 · 贡性之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 地理类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
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
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
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
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
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
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
不才翻自愧,何以答深情。
相国杜鸿渐神道碑 中唐 · 元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九
皇帝正位建元之二年
巡狩至陕郊。
季冬
旋轸镐京
春王正月
前殿延偫臣。
制诏太常卿卫公鸿渐
研机味道。
国翰人师。
俾时不迷。
倚以为相。
史臣载。
与公同官西掖
联务中枢
入则并金门。
跻玉堂。
出则偕车舆。
驰广路。
好我不浅。
德公亦深。
逮于薨殂。
得入公之室。
睹公之奥。
节以危难而固。
义以颠沛而彰。
故得复公之道。
察公之行。
开而当名。
品物定辞。
观公之辨政。
消烦解结
逢机立断
试公之与物。
天乐失和。
犹陪行止。
弥留方殆。
尝参药祷。
名者世人之所重。
终不为夭。
适见公之不居。
死者有情之至哀。
贤于贵生。
益知公之能达。
古史之流。
美而不扬乃废职。
书而或略亦近诬。
若然者。
则刊盛德于山阿。
藏茂勋于王府可也。
帝尧之允。
家于京兆
春秋末。
诸侯耗尽。
炎黄唐虞之苗裔。
鲜有存者。
范宣子犹广称世阀。
盛誇穆叔
而经秦涉汉。
百王千载。
名公大人。
骈衡继武。
元宗朝。
叔考暹门下侍郎平章事
以清节居东府
垂拱中
大父慎行荆州长史
以文武式南邦。
开元之际。
皇考鹏举安州都督
大名淮浦
杜陵男子。
辽廓不羁。
性与道合。
旁通多可。
思挹溟海。
自涯皆返。
将窥语嘿。
杳然难究。
辄孩时人。
不屑下位。
扬州参军华县大理评事司直关内度支副使
虚已而不疵于物。
存诚而受污于俗。
天宝末
将相交隙。
海内寒心。
家有襄陵之忧。
人怀崩角之惧。
公以为期死不勇。
必生非任。
莫肯念乱。
谁无父母。
于是始有济难勤王拯溺定倾之意。
禄山果凭豺豕。
凌虐京畿
巩洛成陇荒。
崤函为障塞。
命信臣捽扼二华之险。
守河渭之隘。
以挫其锋。
分河陇材官。
南阳
当宛叶。
以遏其势。
方节度中书令汾阳王
发缘边利兵。
略云中。
井陉
以制其后。
汾阳拔公为戎副。
倚公以幕画。
公议无返顾。
计不旋踵。
戒器蒐乘。
接食馈军。
斯须决机。
闲暇办剧。
故佩铎凶徒。
未鼓而破。
恒阳逆守。
先声而屈。
时大兵深入。
后计在完。
敕公西归本军。
镇抚喻告。
调发兵食。
保绥华戎。
哥舒翰出师桃林
以不计合战。
既而从散约解。
形离势沮。
六军折北而莫济。
上将授元而不归。
强胡犯关。
长戟指阙。
元宗西巡巴蜀。
驻跸槐里
肃宗不从。
诏马下受辞。
徵兵朔方。
东向问罪。
付以神器之重。
勖以兴复之谋。
肃宗承命感咽。
北驰惶怖。
邠郊无馆谷之犒。
安定绝薪刍之饩。
始诛二守。
物情尚疑。
众才一旅。
边郡犹惊。
遂踰平凉
萧关
直趣丰安
阻河为固。
公乘疾西上。
奏谒于白草顿。
请借前箸。
以图安危。
灵州四临。
兵车之会。
安新破。
人心正摇。
奸豪窃窥。
杂种圜目。
众情一呼而可溃。
危机视景而斯发。
北辕未改。
舍此奚之。
丰安僻界西陲
北临沙漠。
候吏不至。
疲兵径渡。
傥军门晏关。
回舟未具。
苍皇朔裔。
蹈据无所。
非策之上也。
因条列市租计入。
幕府文书。
攻守便宜。
山川要害。
肃宗抚公背曰。
灵武即我之关中河内
卿亦吾之萧何寇恂
虏在目中。
凶雠不足殄也。
即日大驾移幸灵州
守则完郛。
战有全兵。
伐鼓举麾。
下令风生。
东极榆溪。
西洎先零
莫不裹饭而趋。
揭弓而走。
重足挥汗。
惟恐居后。
肃宗虽受传国之诰。
平戎之约。
谦让未发。
守持益固。
愿以抚军讨贼。
贼尽归报。
遥禀威略。
不正位号。
公与御史中丞裴冕呼韩单于羌戎君长校尉部曲塞翁老将顿首劝进。
封章十上。
肃宗深自闭绝。
留中寝答。
公独排闼及霤。
披诚见意。
哀辞扣玉。
沥血洒地。
以为命不得废。
雠不可玩。
稽天后时。
物骇人散。
文武之业。
坠而莫振。
非天子之孝也。
上亦踌躇感动。
回虑迁思。
公乃陈仪撰吉。
登帝大位。
于是义徒推毂。
回纥横厉。
蹴踏咸阳
网罗关外。
救楚请命。
夷凶涤秽。
收秦复洛。
翊帝霸世。
皆公之力也。
定策之初。
既以大功推裴郭。
畴庸之际。
竟以常资为侍郎
达者多公之远名。
明主善公之能让。
披我荆棘。
主簿而难忘。
张良布衣。
固封留而已足。
五凉四战之郊。
荆州用武之地。
会稽浙河之险。
二都初定。
九服犹虞。
倾侧动摇。
三方尤急。
东西万里。
出入十年。
仗节拥旄。
更居迭抚。
公之在镇。
河西无盗边之警。
洞庭息三苗之祸。
海寇不动。
瓯闽顺轨。
得公之效也如彼。
公之罢守。
袁晁陷山越。
康元烧夷陵
犬戎夺酒泉
匈奴舒右臂。
失公之患也如此。
今上即位
以公先帝大臣。
明于治乱。
汉庭儒雅。
习于制度。
往践常伯
登于相府。
礼崩乐缺。
自公缀之。
国纲天宪。
实公持之。
为上从容论天下事甚众。
潜迹密启。
明可否者非一。
慎深于削稿。
功隐于诡词。
永泰中
西南大将暴很淫虐。
腹心坐离。
师众四溃。
虽事迫理顺。
而形疑势拒。
皇帝悯百姓之不辜。
哀偫校之罹毒。
公奉辞受钺。
单车诣
辨邪正于一言。
安万夫之反侧。
始公未至。
皆鸱张内恐。
狼顾外视。
及公申令。
则饱德饮和。
且舞式歌。
岷峨既平。
双流已清。
卫公告成。
乃眷以宁。
帝曰丞相
善谋能权。
蹈难履危。
勤略忧边。
雕弓弭旆。
策勋劳旋。
公拜稽首。
天子万年。
公有济世戡难之才。
遗物离人之政。
自深根以宁柢
每乘流而汨波。
及位极台衡。
勋高梁益。
未脱羁锁。
终悲晚暮。
虽陈乞已屡。
优眷愈深。
来朝之明年
首夏初吉
以东都河南吴越荆楚保釐之任。
分镇之务。
俾公居中。
总统遥领。
是岁仲冬月朔
羸惫逊位。
及乎既望
生涯告尽。
留诫诸子。
申约道侣。
罢涂车刍灵之送。
黜聚偻腞楯之饰。
捐牢废礼。
不封不树。
解绶脱绅。
税囊亲土。
待久客而稽变。
是留归而隔至。
从吾所好。
示祛俗累。
乃隐几丧偶。
知常委蜕。
恬然而终。
晏然而逝。
非合气于漠。
得全于天。
骇形而无损心。
旦宅而无情死者。
其孰能至此极也。
惟公学奥九流。
技括众艺。
忘象遗数。
达者知礼。
存于身而致于用也。
吉凶悔吝。
散徽破诡。
应于化而鲜于物也。
技经肯綮。
理悟神对。
宜其翼宣大政。
左右明圣。
位冠偫后。
声施来裔。
载不虞非据。
偶得累公。
责重忧深。
心昏意扰。
公则宏我以命。
起予以道。
未尝不体平神清。
忽在世表。
以过必告。
我躬是保。
实欲依公戮力。
仰答元造。
然后乞恩归印。
相誓将老。
左相齐公。
与子双拜。
齐公全才稀售。
怀宝鄙试。
尘垢秕糠。
陶铸名器。
颉颃委运。
俯仰随俗。
及乎培风抚翼。
立朝当国。
则骨鲠魁垒。
奋扬蹈厉。
端庄寤主。
饥渴忧世。
执邪尊法
起坠振废。
方知达观无早计。
月固不胜火。
逢指就而知人。
折大木而惟我。
时称并用房杜
所谓同登管乐。
式是百辟。
惠余小子。
为新非故。
服我甚忘。
散帙未卷。
高秋已行。
唯余与王。
相顾永伤。
鄙夫诔德。
齐公洒翰。
终愧强名。
何惭蔡篆。
系之以词曰。
阳骄必折。
阴胜亦邪。
刚柔杂居。
圣贤之家。
堂堂卫公。
含和用中。
为保自易。
当难不逢。
首阳诚拙。
柱下非工。
餔糟末位。
致命危邦。
自西徂东。
足趼头蓬。
简稽衣食。
赋政理戎。
经营指挥
云合风从。
定计翊帝。
革暴锄凶。
退殊独洁。
进不争功。
出征入辅。
计文经武。
洗荡三蜀。
雍容两府
神迈形局。
思深志违。
封禅留草。
东山不归。
台光拆耀。
白昼徂晖。
依仁孔夙。
履信不暮。
自天之佑。
宜无悔怒。
天之荐瘥。
时丁耗斁。
如鱼思涉。
若废网罟。
或岁大旱。
为霖雨
生公则惠。
丧公何苦。
形有必待。
魂无不之。
谁存封域。
谁制丧期。
平皋漫澶。
野蔓离披。
延陵已达。
弋者何知。
张广文消摇堂 金 · 杨云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方寸閒田了万缘,大空物物自翛然。
鹤凫长短无馀性,鹏鴳高低各一天。
身内江湖从濩落,眼前瓦砾尽虚圆。
叩门欲问姑山事,龙瞽由来愧叔连
白云海歌和文学古 元末明初 · 陆仁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解结山人心。
朝飞玉山阳,暮宿玉山阴。
白云来时入窗牖,或化长虹干北斗。
方今海内正风尘,萧条千里无鸡狗。
却怪山人玉山里,掉头不为苍生起。
自缘金粟悟前身,要接曹溪一线水。
英雄空指鲁阳,奈此西飞白日何。
连城之珍岂易识,有刀莫刖楚卞和
白云之白白于絮,太行望绝心如注。
楼前梧竹已成荫,定儗云深凤来住。
黄石公素书序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二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六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
《黄石公素书》六篇。
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
若非其人,必受其殃;
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呜呼,其慎重如此!
黄石公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馀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
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
古之圣皆尽心焉。
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
《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
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岂能尽知其书哉?
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书曰「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尝劝高帝韩信矣;
书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尝劝高帝雍齿矣;
书曰「决策于不仁者险」,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罢封六国矣;
书曰「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子房用之,尝致四皓而立惠帝矣;
书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矣;
书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
嗟乎!
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髣髴,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
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张商英天觉序。
按:《黄石公素书》卷首,正统道藏本。
吊夷齐文 唐 · 柳识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洪河之东兮。首阳穹崇。
侧闻孤竹二子。昔也馁在其中。
偕隐胡为。得仁而死。
青苔古木。苍云秋水。
魂兮来何依兮去何止。掇涧溪之毛。
荐精诚而已。初先生鸿逸中州
鸾伏西山。顾之离离。
歌唐虞之不还。谓易暴兮文武。
谓墨缞兮胡颜。时一叱兮忘饥。
若有诮兮千岩之閒。岂不以冠弊在于上。
履新居于下。且曰一人之正位。
孰知三圣之纯嘏。让周之意。
不其然乎。是以知先生所恤者偏矣。
当昔夷羊在牧。商纲解结
乾道息。坤维绝。
鲸吞噬兮鬼妖孽。王奋厥武。
天意若曰覆昏暴。资浚哲。
于是三老归而八百会。一戎衣而九有截。
况乎旗锡黄鸟。圭命赤乌。
钜桥之施。俾伸羑里之辜。
故能山立雨集。电扫风驱。
及下车也。五刃不砺于武库。
九骏伏辕于文途。虽二士不食。
而兆人其苏。既而溥天率土。
咸为周人。吁嗟先生
逃将何臻。万姓归仰兮。
独郁乎方寸。六合莽荡兮。
终跼于一身。虽忤时而过周。
固呕心而恻殷。所以不食其食。
求仁得仁。然非一端。
事各其志。若皆旁通以阜厥躬。
应物以济其利。则焉有贞节之规。
各亲之事。灵乎灵乎。
虽非与道而保生。可勖为臣之不二。
兵要望江南 其三十三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 唐 · 易静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太阳畔,气如剪刀形。
更有散花桃杏(京本作「李」)杂,君王失政后妃称(京本作「嗔」),鲜洁(京本作「解结」)愈为精。